羽绒&羽毛

认识羽绒

有这样一种材料,她轻柔、保暖。
有这样一种材料,她拥有不同于其他纤维的球状结构,看起来像一朵朵蒲公英。
有这样一种材料,她饱含空气、吸湿排湿、能够自己呼吸。
她,就是绿色天然的羽绒。

羽毛组成

羽绒的”绒”究竟是什么,羽绒中的绒分为白鸭绒、灰鸭绒、白鹅绒、灰鹅绒,不同的绒价格一般不一样
白鸭绒和灰鸭绒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颜色不同,由于白鸭绒颜色较浅,鸭绒的应用范围也是更广一点,灰鹅绒顾名思义取自灰色鹅的羽毛和绒毛,颜色一般是深灰色,白的则取自白色鹅,颜色是浅灰色或白色,在视觉效果上,白鹅绒更具有美观性和时尚性。其次由于白鹅的饲养要求较高,需要无污染的环境和高质量的饲料。在保暖的程度上,灰鹅绒吸收红外线方面略优于白鹅绒,而白鹅绒在反射光线上更为优秀,可以更好的抵抗外部寒冷的环境。所以深鹅绒更适合深冬季节,而白鹅绒更适合北方的寒冷地区。无能是白绒还是灰绒都能起到保暖效果,关键还要看看含绒量、充绒量、蓬松度等。

绒子
绒子通常长在羽毛下面,主要在胸腹部内侧比较多,绒子像一朵朵小花,可以层层支棱起来,绒子含量越高,在同等质量下,蓬松度就越好,保暖效果就越高。

羽毛
羽(Feather)是鸭或鹅的背部和尾部的带羽杆的小羽毛,也有长羽毛打碎后形成的,羽的含量不能太高,但因为它有提高羽绒蓬松度的作用,因此必须含有一定的比例。

羽绒的前世今生

有人说羽绒服是1940一个美国人发明的,但或许我国先民才是最早使用羽毛制作服装的群体,周代时人们用鸟兽羽毛做成的“毳衣”到了唐代人们出现了”低配版羽绒服”——夹衣,有钱人在衣服里添加鸡、鸭、鹅的羽毛或蚕丝,穷人填充麻、革、芦絮。
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,有一次回纥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,便派使者去进贡一只白天鹅 路上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,事非人愿,鹅溜了,使者想这没法交差,于是把鹅留下的几只羽毛包起来,便提了一首诗,把羽毛和诗做为了贡品,进贡给唐太宗,唐太宗了解途中发生的事反而没责怪,觉得这小伙是可塑之才,还得到了重重的赏赐,从此礼轻情意重、千里送鹅毛成为广为流传一段佳话。羽绒成为了轻的代名词,除了轻也具有很好的保暖性,为什么我们人类会感到寒冷,空气是一种良好的隔热材料,但为什么人类还感觉到冷,那是空气流动性比较强,把热量都给带走了,人类进化了毛毛,冬天抗寒能力差,所以需要厚厚的衣服来固定这一层空气,羽绒其极度蓬松的结构,能更多的固定这一层空气,带来保暖的效果,羽绒便成为了过冬神器。

天鹅贡唐朝、山高路又遥

沔阳湖失宝,倒地哭号啕

上复唐天子,请饶缅伯高

礼轻情意重,千里送鹅毛

羽绒羽毛

绒子、绒朵 绒丝、毛片、长毛片、羽丝、异色毛绒、损伤毛、陆禽毛、杂质
绒子
绒朵
绒丝
未成熟绒
毛片
长毛片
羽丝
类似绒
损伤毛
陆禽毛
杂质
是朵绒、未成熟绒、类似绒、损伤绒的总称
绒(Down)是由不含毛杆的羽毛,在其羽枝上长出的许多簇细丝,通过绒上的细丝相互交错形成了稳定的热保护层
绒丝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。绒丝具有柔软、保暖等特性
未长全的绒子,绒丝较短,有小柄,呈伞状
是指被打碎的羽毛。它们在羽绒服中的比例,与羽绒搭配,以增强服装的弹性和保暖性能
鹅、鸭毛长度在8cm以上
从毛片羽面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羽枝
型带茎,其茎细而柔软,羽枝细密,梢端呈丝状且零乱
从一个绒核放射出两根及以上绒丝的绒子
尖嘴禽类的羽毛
指灰沙、皮屑、小血管等杂物

衡量羽绒品质的常用指标

绒子含量
是羽和绒朵,绒子的含量,带来保暖的,是绒朵在羽绒中的占比。传统计算含绒量是包含脱落的绒枝,科学的应该是绒子的含量。羽绒的种类,鹅绒好于鸭绒,但也有部分鸭绒好于鹅绒。主要判断标准是显微镜下绒子结构空隙大小。
轻薄款羽绒服为了追求“轻”与“薄”,对含绒量要求更高,一般在90%以上。相同体积的羽绒服,其含绒量越高,重量越轻,保暖性越好。
蓬松度
30g羽绒放入大量桶(直径288毫米量桶)测试,停留的刻度。
清洁度
清洁度越高首先是更有利于保暖,其次不会二次污染羽绒,绒毛腐败会带来无法消除的异味。
拒水性
根据IDFL拒水震荡测试标准,符合技术标准的绒子至少拒水时长要在40分钟以上。更有利于后期洗涤时不容易遇水团聚也干的更快不易变质,蓬松度也会更快的恢复。
残值率
羽绒油脂有两个来源,一是羽毛绒自带的天然油脂,二是羽毛绒吸附的油脂。因此,残脂率的高低对于羽绒制品的保暖度、清洁度和气味等都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。